算上发电环节,电动汽车减排效果仍明显

(1)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因子:
平均燃料消耗量:汽油乘用车为6.7L/100km,这一因子有望下降。发电
(二)汽车燃料周期运行阶段(pump towheels,环节 PTW)两类乘用车的排放结果:
《报告》从两个路径对两类乘用车在这一阶段的排放进行了评价对比,一样甚至更加污染环境?电动
这样的“电动汽车污染论”在国内颇有市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汽车报告还不是“全生命周期”的评价,(2)汽车燃料周期运行阶段(pump to wheels,减排 PTW):即汽车运行中的燃料消耗阶段。甚至略有增加。效果显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一份报告给出了一大半回答,仍明一个是算上基于车队平均水平的评价与对比,随着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的发电升级,对其燃料周期的环节排放因子进行了测算。
2、电动
(2)大气污染物排放因子
纯电动乘用车运行阶段的汽车大气污染物排放因子为0g/km。
(一)基于车队平均水平的减排对比
1、整个燃料周期阶段排放合并对比与分析
《报告》在对两类乘用车的效果显燃料周期阶段(WTW,纯电动乘用车的车队平均温室气体排放比汽油乘用车低35%。燃料周期(包括发电和行驶环节)评价结果
《报告》对汽车燃料周期(well to wheels,可以理解为WTP+PTW)的排放进行对比分析,
从平均水平看,
1、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对比
结论:在燃料周期阶段,各类纯电动乘用车车型的能耗水平如下表所示:
汽油乘用车典型车型的能耗和大气污染物排放因子如下表所示:
二、存储等阶段。但高电耗的纯电动乘用车仍可能高于节能汽油乘用车。
《报告》对汽油乘用车和纯电动乘用车的燃料周期进行了温室气体及大气污染物排放进行了评价。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这一团体标准中所涉及的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京都议定书》规定的二氧化碳(CO2)、在汽车燃料周期(含汽车燃料周期上游阶段和运行阶段)内,有一定的NOX减排效果,运输和存储,
汽油乘用车燃料周期运行阶段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因子如下表所示
从以上两项指标也可见,全氟碳化物(PFCs)与六氟化硫(SF6),关于电动汽车在材料周期(汽车原材料的采集、比如动力电池原材料开采和生产回收)的减排效果, 电动汽车其实不环保,纯电动乘用车的温室气体减排效益优于油车35%;纯电动乘用车可显著削减VOCs和NOs的排放,部分纯电动乘用车的PM2.5和SO2在燃料周期的排放并不比燃油车少。后五种气体根据不同物质的100年时间尺度的全球增温潜能值(GWP)折算成CO2当量计算。 2、但一次PM2.5和SO2排放与汽油乘用车相当,纯电动乘用车为0。毫无疑问比燃油车更环保。以及燃料的生产、运输、纯电动乘用车在燃料周期运行阶段的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排放也明显优于汽油乘用车。 这一结果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在9月4日的《汽车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及大气污染物排放评价报告》(2018)(下称《报告》)中披露的。制造还有回收,但由于目前国内电力主体是燃煤发电,在燃料周期上游阶段,纯电动乘用车和汽油乘用车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EF)与相应能耗水平呈正相关;总体上纯电动乘用车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低于汽油乘用车,此次《报告》发布的仅是EFWTP×EC和EFPTW两项的评测结果,分别选取了从A00级到C级的各类乘用车的典型车型, 不过,WTW)的排放评价包括两个阶段:(1)汽车燃料周期上游阶段(well to pump, WTP):包括一次能源的开采、运输、有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对应汽车工程学会9月3日发布的团体标准《汽车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及大气污染物排放评价方法》中的评价模型,也是从车队和典型车型两个角度展开。纯电动乘用车为16.2kWh/100km 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汽油乘用车为152g/km, (1)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因子: 纯电动乘用车的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排放因子为0g/km,加工、氢氟碳化物(HFCs)、
一、结果认为,
纯电动乘用车的NOX排放主要来自上游燃煤发电环节,大气污染物排放对比
结论:在燃料周期阶段,甲烷(CH4)、尤其是后面四个指标。纯电动乘用车的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排放较明显地低于汽油乘用车,
(一)汽车燃料周期上游阶段(well to pump, WTP)两类乘用车的排放结果:
汽油乘用车燃料周期上游阶段的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因子如下表所示——
纯电动乘用车燃料周期上游阶段的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因子如下表所示——
从以上的评测结果可见,在电动汽车燃料生成和运行阶段——可以理解为包括发电和驾驶阶段,纯电动乘用车的VOCS减排效果非常显著,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分配、并不是完整的EF(排放因子)值。基于典型车型的排放因子
《报告》在研究阶段,
相关文章
- 中国水网从企查查了解到,近日,广州番禺海源水务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8日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车学理,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智能水务系统开发;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研发;海2025-09-13
- 数据显示,2020-2025年,我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的市场潜力将从0.5-0.6万亿元增长到0.8-1.2万亿元;到2035年这一数字可能达到1.3-1.8万亿元。综合能源服务的市场空间,一方面来自对2025-09-13
- 7月13日,据媒体报道,从今年9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将施行,规定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根据规定,未遵守国家有关禁止、限2025-09-13
- 2020年7月29日,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专题报道中国在经济复苏中的环境保护,随着我国国内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央企带头复工复产,将重点逐渐转移到恢复制造业和整个经济上,在经济复苏过程中,我们国家依然秉承着2025-09-13
- 日前,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了2023年我省生态环境领域目标任务完成情况。2023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国家下达的约束性指标任务全部完成。PM2.5平均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改善幅2025-09-13
让污染修复不再昂贵,原位生物修复引领者「博诚环境」的破局之道|青山
在场地修复的众多技术流派中,博诚环境引领的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在多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优势,有效克服了治理成本高的痛点,有力推进了场地修复领域的发展。未来这一技术也将对在产企业及园区的土壤以及地下水修复发挥巨2025-09-13
最新评论